筑牢国家安全基石 培育科技报国栋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师生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精心组织开展以"筑牢国家安全基石 培育科技报国栋梁"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活动涵盖国防教育、网络安全、保密文化、普法宣传等多个维度,通过理论宣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国家安全教育体系。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国防教育铸魂行动,厚植家国情怀根基

创新国家安全教育形式,邀请退役大学生士兵开展线上主题分享,通过“东华小图灵”微信公众号推送学院退役大学生士兵的军旅经历和国家安全感悟,结合同学们自身戍边卫国的真实故事,讲述新时代青年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并呼吁同学们在专业领域贡献力量。

学院组织学生代表参观陈子龙纪念馆和松江博物馆,通过沉浸式学习感悟历史中的国家安全内涵。在陈子龙纪念馆,师生深入了解明末抗清英雄的爱国事迹,从历史维度认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在松江博物馆,通过文物与史料回顾松江地区的文化发展脉络,进一步理解文化安全与民族复兴的深刻联系。参观结束后,师生们结合所见所感开展交流,纷纷表示要以史为鉴,将爱国情怀融入专业学习,为筑牢新时代国家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二、实施网络安全强基行动,筑牢科技安全防线

学院“新时代青年说”学生理论宣讲团代表张祺、蔡奕暄开展《从键盘到疆域: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的隐形防线》主题宣讲,讲述从密码学的基础理论,到渗透测试的实战演练;从参与 CTF网络安全竞赛的激烈角逐,到对量子加密、零信任架构等前沿技术的敏锐洞察。计算机学子以技术为盾,守护数字世界安宁;以创新为刃,突破网络安全壁垒。

学院以“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安全”为主题,在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久华人工智能产业园成功举办了2025年第一次活动。本次活动吸引了学院校友、特邀嘉宾及在校师生共40人参与,大家齐聚一堂,共话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发展与安全挑战。活动中,与会人员参观了久华人工智能产业园,近距离了解了产业园的先进设施与技术成果。随后,沃富网络CEO王文涛以“智慧楼宇”为主题,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建筑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谋乐网络CEO张雪松深入剖析了大模型安全面临的挑战,引发了现场热烈讨论;银哲信息CEO叶超则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AI技术在多元化场景中的应用潜力。

三、实施保密文化创研行动,激活创新宣教形式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开展的“2025年度保密公益宣传作品征集活动”和“2025年“时光卷轴里的安全必修课”主题征文活动”,鼓励计算机学院的同学们利用专业所学所感积极创作作品参选,也希望通过大家的笔触记录下国家安全教育在时光卷轴中的点点滴滴,分享那些深刻影响我们的安全故事和感悟,从而提升自己的保密法治观念,筑牢维护党和国家秘密安全的人民防线。本次活动共计提交73份作品,其中包含征文、书法作品和海报,作品形式多样,展现了同学们对于国家安全的不同理解与守护国家安全的决心。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科技安全更是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科技安全的重要性,树立“科技强国”的使命意识,2025415日下午3点,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李悦受邀在教学楼面向发展对象培训班的同学们开设了聚焦科技安全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主题讲座。李悦老师从科技安全的重要性入手,深入探讨了科技安全对于国家安全的多方面影响。通过一些典型案例,让同学们感受到科技安全不仅关乎国家的经济命脉,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石。

四、实施普法阵地共建行动,打造沉浸育人场景

为将国家安全教育延伸至社区,学院志愿者团队前往方松街道养老院开展反诈宣传活动。针对老年人群体易受电信诈骗的特点,志愿者们通过情景模拟、发放手册等方式,耐心讲解常见诈骗手段和防范技巧和当前最近的AI模拟诈骗形式,帮助老人提升安全意识,展现学院师生学有所用、践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实际担当。

学院依托海报展板打造“沉浸式普法走廊”,对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相关知识进行展示,并以可视化形式呈现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创新构建“集中宣讲强认知—典型案例剖机理—情景模拟练技能”三位一体教育链,通过集中宣讲,深入讲解APT攻击、数据泄露、网络诈骗等前沿网络安全案例,组织学生深入分析这些实际案例中的技术手段、攻击路径和应对策略,并模拟网络诈骗攻防实战;同步推出“国家安全知多少”知识竞答活动,以赛促学深化安全知识入脑入心。系列活动深入学生社区,通过“理论输入+实践转化+趣味交互”的多维教育模式,有效筑牢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激发维护数字主权使命感,构建起人人参与、时时警惕、处处设防的校园安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