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大上海保卫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各党支部和广大师生党员更是亮身份、举旗帜,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在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线上教学、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尽锐出战,共克时艰!
科研攻关,助力抗疫“加速度”。抗原检测几乎成为了目前上海市居民每日的“必修课”,科学规范使用和有效数据统计各环节都面临待优化的实际问题。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系教工党支部陈德华教授主动作为,牵头组建“智慧医疗”课题组,积极投入上海市新冠抗原检测数字化“疫测达”平台项目,助力检测图像AI识别研究。不舍昼夜,奋战月余,课题组圆满完成检测图像标注,构造了AI智能识别模型。精益求精,攻坚克难是陈德华教授传递给课题组全体成员的精神和信念,在工作中发现,“疫测达”平台具有高并发实时处理的应用需求,他带领课题组快速应对,成功提出AI智能模型轻量化加速策略,使得并发处理由40QPS提升至400QPS,大大节省了运行成本,实现了识别模型的上线部署,服务全市市民群众,为复工复产复学贡献了东华“IT”力量!
陈德华教授牵头的“智慧医疗”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线上实践,形式内容“料十足”。《认识实习》是一门面向大一学生的实践课程,线上教学背景下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行业的认识能力,课程团队在卢婷、甘杨兰等多位教师党员的带领下,及时研讨课程内容和形式、挖掘校内外各种资源,先后邀请5位专业负责人对计算机各专业进行介绍;邀请3位知名企业专家对开源社区与软件、软件与社会经济和发展的关系、信息安全进行在线主题讲座,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和技能要求;邀请学院20 届毕业生李豫沛(任职于腾讯,全网百万粉丝编程知识分享 UP主)分享学习、求职、职业发展与规划经验;邀请学院ACM战队、CTF战队的老师和主力队员分享竞赛经验,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由四大计算机类教指委联合主办的在线学术会议“第三届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了解学术前沿,提高学术修养;邀请大四考研和求职成功的优秀学长分享交流考研、求职经验和学习体会;此外,在每周的学习中还会穿插一些好的视频,更形象地介绍学科、专业、学习方式和学术内容,如《开讲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走进真正的人工智能》等。考核同样坚持效果导向,在最后三周里给定5个主题编程,学生可以小组的形式择一进行在线编程,并逐一汇报解题思路、方法等,通过实战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表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使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认识实习》邀请企业专家开展信息安全在线主题讲座
敢打头阵,志愿服务“先锋队”。校内,坚守一线的老师均是党员,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做好本职工作、协助校外同事之余还积极参加驻楼、物资运送、秩序维护等各类志愿服务;多名退伍学生党员发挥在部队练就的理发本领,参加“爱心屋退役士兵”免费理发活动,帮助在校师生解决“头”等大事;学生党员还积极参加学校核酸检测、隔离点的志愿者活动,让党旗在守护平安校园一线高高飘扬。校外,教工党员们在居家办公之余,积极在先锋上海公众号、上海志愿者网以及社区志愿者群中登记报名,参加核酸检测、物资搬运发放、楼道服务、帮扶老弱等志愿服务。万燕老师所在楼道的楼组长年事已高,无力应对疫情防控期间核酸检测等各项工作要求,万老师第一时间请缨担任临时楼组长,不分白天黑夜忙碌于组织核酸、发放抗原、收集买药信息、分发物资……细心的她观察到楼里老人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等情况,万老师一户户上门,帮助老人们登记信息,并打印好核酸检测码提前发到老人们手中;石秀金老师担任楼栋志愿者兼小区菜品保供专班成员,参与每天的抗原或者核酸检测、参与政府物资配送等,志愿服务时长已近300小时。
校内师生党员积极参加驻楼、物资运送、理发、秩序维护等各类志愿服务
学院教工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守土尽责,我是党员我带头!计算机学院师生党员将一如既往践行“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诺言,坚决落实“三带头”,关心关爱、团结凝聚广大师生群众,务实行动、全力攻坚,同心守“沪”!
图:相关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