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早在1978级就开始培养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1986年拥有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是我国较早开办计算机专业教育并拥有该学科硕士点的重点高校之一;1993年成立计算机系;20046月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设有1个交叉学科博士点(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2个工程领域硕士点(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5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目前,在校本科生800余名,研究生(包括博士生)400余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还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等三个专业采用大类招生,进校学习一年后,按学校相关制度再分专业学习;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纳入钱宝钧学院培养,分专业单独招生。学院是上海市开放系统学会、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上海市计算机用户协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学院与国内十几家著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上海市软件人才培养基地、上海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数据库、新媒体、电子政务、嵌入式系统、云计算等多个联合实验室。

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人才培养战略,主动服务社会需求,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产学研合作办学和工程化的专业建设,培养计算机应用工程、信息安全、软件工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学生的培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参照教育部计算机类 课程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规范设置专业课程,引入国际行业标准及工程认证标准,依托国家级工程教育中心、上海市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和校级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了开放性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等,并注重专业外语训练和国际交流合作,使学生具有科学、工程和人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学院与国内外多所大学开展了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合作办学,与美国普渡大学卡鲁梅分校(Purdue University Calmut)、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中瑞典大学(Mid Sweden University)、德国路特林根大学(University of Reutlingen),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继续教育学院(UCSD Extension)以及中国台湾长荣大学签订了校际或院际合作协议。其中,参加美国普渡大学卡鲁梅分校、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和中瑞典大学交换生项目的同学达到相关要求后,在获得东华大学学位的同时可以获得对方学校授予的学位。

咨询电话:021-67792106/67792046   

电子邮箱:jsjxy@dhu.edu.cn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学功底和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学科软硬件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系统设计、研究、开发及综合应用技术,具有较强计算机系统程序设计和程序分析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毕业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新发展,具备从事本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应用开发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学科基础知识与技术解决本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胜任政府机关、科研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等计算机相关的前沿技术研究、软硬件系统研发、应用开发等工作,未来发展成为计算机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或卓越工程师。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软件工程导论、嵌入式系统、算法分析设计与综合实践、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大数据等。

实践环节

本专业设置独立的实验课程、集中课程设计和校企共建的专业实习课程体系,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经历。创办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大学生ACM训练基地,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软件构件大赛、上海市高校学生嵌入式系统设计大赛等多项赛事中成绩斐然。与国内十几家著名企业、松江工业园区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上海计算技术研究所、万达信息技术股份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实验室”等培养机制,形成以“产学研”相结合、工程化培养模式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机制,使学生能够通过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完成专业实习、企业实习、毕业设计、校企共建课程等工作。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主要培养信息与计算的理论基础以及它们在计算机系统中如何实现与应用,涵盖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形成了计算机软、硬件结合的“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专业特色。专业注重计算机学科领域两大核心技术: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前沿应用技术的综合应用实践,拥有高水平的教学实训基地。在Oracle数据库领域,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与多年的教学经验。骨干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和“Linux系统”是上海市精品课程。专业人才培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和技术发展的变化,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互联网+技术,拓宽学生培养的技术深度和前沿性,开阔学生视野,开拓学生就业和深造的渠道

毕业去向

毕业生主要在研究院(所)、银行证券、外资企业及著名IT 专业公司,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网络与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Web 系统、电子商务、多媒体系统、嵌入式系统等相关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等。毕业生也可申请保送或报考研究生,每年有一定比例毕业生保送到著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也有部分学生考取了国外名校继续深造。专业就业面广,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9% 以上,薪资水平名列全校各专业前茅。


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信息化建设需求,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理论基础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能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能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管理软件工程项目,能从事软件技术研究和教育,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卓越软件人才。

主要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导论、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软件测试与度量、软件架构设计、工程项目管理、UML建模技术、软件需求分析、Java程序设计、企业Java技术、Oracle数据库管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技术等。

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能力、思考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校内完成的课程实验、学科竞赛、科创项目等,如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软件测试课程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另一类是在校内、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的综合应用实习实践,如软件工程实训、软件工程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等,需累计一年在企业开展工程实践培养。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工程教育为导向培养高水平应用人才,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之一,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四年制本科阶段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3年在校内完成课程学习和培养,累计1年在企业开展工程实践培养;按一定比例选拔成绩优秀者免试直升硕士阶段学习。本专业注重软件工程学科核心技术和研究前沿的学习,重视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思考、实践、问题解决、团队协作、持续学习、创新创业等能力的培养。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国内外知名IT企业、国家机关、研究院(所)、高等院校、银行证券等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数据库系统管理、软件过程管理和软件测试、Web 应用、多媒体系统研究与开发等工作。近年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及签约薪资始终名列前茅,通过考研和免试直升攻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等继续深造的比率达到40% 以上。


信息安全专业

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信息化建设需求,该专业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获得工程师良好训练,能胜任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管理和应用岗位需求,并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创新型卓越安全人才。

主要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软件工程导论、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应用密码学、网络安全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病毒、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系统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创新思维与方法、算法分析与设计、企业JAVA技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技术等。

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旨在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成两类:一类是课程实验,如网络通信协议剖析实验、加解密实验、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等;另一类是在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进行的综合应用实践,如网络攻防实践、系统安全课程设计、信息安全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专业特色

该专业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工程教育为导向,以培养熟练掌握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并兼具软件工程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强化工程意识,在满足一般软件工程项目研发和管理需求基础上,突出信息安全知识体系在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网络规划与应用实施、安全保障体系与设施等领域的综合应用。四年制本科阶段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3年在校内完成课程学习和培养,累计1年在企业开展工程实践。专业注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网络空间安全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形成了校内课程学习、企业实践培养到CTF赛事锻炼的综合培养,学生CTF战队已经成为国内知名战队,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

毕业去向

毕业生能够在国内外知名IT企业、国家机关、研究院(所)、高等院校、银行证券等单位从事软件与信息安全项目开发、研究、技术支持等各类工作。。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数据科学领域的应用型和创新型复合人才为目标,面向纺织业、制造业、医疗卫生行业、金融证券业、互联网业等主导产业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与实践并重,强化工程意识,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数据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技术,具备数据分析与建模、数据处理技术能力,能胜任大数据分析、处理、开发和应用研究工作的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代数、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专业导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思维、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原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

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旨在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成两类:一类是课程实验,如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等;另一类是在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进行的综合应用实践,如认识实习、大数据工程实训、大数据应用实践、大数据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参与科研课题,培养科研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专业特色

东华大学对接国家大数据战略和国际时尚创意两个制高点,通过结合大数据先进技术与学校优势学科,为国家培养战略特需人才。该专业是以大数据为研究对象,以从数据中获取知识为主要目的,以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可视化以及专业领域知识等为理论基础,以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及数据计算等为研究内容的一门学科。东华大学将通过该专业建设深化大数据技术发展研究,将其与更多新兴技术相结合,作为新兴技术的核心与驱动。

毕业去向

毕业生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事业单位、医疗、金融、制造和管理等行业从事数据科学理论研究与应用、数据挖掘分析与决策支持、大数据平台建设与系统集成、大数据项目需求分析与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面向国家人工智能领域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素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生将系统掌握智能科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能够从事智能科学及相关学科方向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运用人工智能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设计智能算法开发智能应用,解决专业及交叉学科领域的复杂问题。

主要课程

高等代数、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组成与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智能科学导论、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与应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知识图谱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智能信息系统等。

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旨在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成两类:一类是课程实验,如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智能系统课程设计等;另一类是在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进行的综合应用实践,如认识实习、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工程实训、应用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参与科研课题,培养科研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专业特色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新工科2.0人才培养为目标,在数学和计算机专业课程基础上,主要学习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能应用系统等智能科学核心理论和技术,在智能认知、计算机视觉两个方向上提供了系列选修课程和实训项目,使学生能够掌握智能科学基础理论,前沿的智能技术与方法,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也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奠定坚实基础。

毕业去向

毕业生将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事业单位、互联网、金融、制造以及文化等多种行业从事智能科学理论研究与应用、人工智能系统建设与集成、智能系统分析与应用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工作。